新闻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本周聚焦 企业访谈 铝业科技 统计数据 展会报道 铝业知识 技术标准 本网动态 经营管理 贸易知识 成功人物

首次采用铝车身 奥迪新A6L再战轻量化

时间:2012-03-29 星期四 来源:中国铝加工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alu365.com


3月28日晚,对于豪华车市场的众多“掠食者”来说,可谓不眠之夜。这天晚上,在中国热卖了十余年的奥迪A6L迎来了全新换代车型的上市,这对于竞争已经完全白热化的豪华车市场来说,无异于投入一枚重磅炸弹。

  全新A6L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老A6L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新A6L的外观、动力和技术上的创新。据悉,早在1999年,第一辆国产奥迪A6就在一汽大众下线;2004年,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奥迪A6L正式上市,并引领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加长之风。这么多年来,奥迪A6L积累了数十万客户,可谓是中国最经久不衰的车型之一。即便在新款车型即将推出的2月,A6L的销量仍然超过了8000辆,领跑该细分市场。

  然而,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豪华车市场也逐渐走向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加长已经不是亮点,配置高低也几乎难分伯仲,如何开发和设计出继续引领豪华车市的元素,是新A6L能否保持成功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市场的潮流和技术走向来看,新能源和环保节能技术的使用,是豪华车火拼的关键。而节能环保技术,除了动力总成,轻量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研究表明,车重每减轻10%,油耗可降低6%到8%。车身重量降低100千克,意味着百公里油耗减少0.3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也将相应减少7.5克到12.5克。但事实上,汽车工程师所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大得多,汽车的轻量化需要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等多学科的支撑,力求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车身刚性和安全性能丝毫不受影响。

  而轻量化,一直是奥迪品牌的优势所在。早在1913年,NSU汽车联盟公司生产的8/24型汽车便实现了全车身铝材质。1923年,奥迪生产了六缸全合金发动机。同年,奥迪还尝试着生产出了流线型铝车身的K型车。1994年,奥迪斥资800万欧元建立了“奥迪铝材及轻量设计中心”,并研发出第一辆以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SF)为主要技术亮点的奥迪A8。

  为了减轻新A6L的重量,并提升其技术含量,国产的新A6L将首次使用钢铝复合式车身,4个车门均采用全铝制造,比钢质材料减轻了十几公斤。此外,前悬塔顶、前后悬挂结构部件等均采用铝制部件,不但减轻车身质量还增加了结构强度。据悉,铝合金车身或部件的采用,一方面可以减轻车身质量、降低车辆重心,提高操控性能;另一方面其变形以吸收撞能方面上要好于钢铁车身。

  “由于铝材要从德国进口,经过3个月的时间漂洋过海。同时,因为铝在受热后体积大幅膨胀的金属特性,更使得铝制车用零件的制造难度大大增加,在焊接车身时必须使用特制夹钳,并采用特殊工艺才能将铝制零件固定在特定位置。所以铝车身的使用,对奥迪来说增加了不少成本。”奥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采用铝制材料制造的车身比传统工艺降低整车质量约20%,搭载2.0TDI发动机的新A6车型的车身质量仅为1575kg,但强度指标并没有降低。

  在动力方面,新A6L装备了2.0TFSI、2.5FSI、2.8FSI和3.0TFSI四种动力,与之匹配的分别是6速手动变速器、8速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器以及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在动力均有所提升的前提下更加节油。同时,为了增强A6L的市场竞争力,奥迪在内饰上融入了大量的A8L元素,使其豪华感大增,如升降式的MMI屏幕、后排中央扶手娱乐系统等。配置方面还增加了全景天窗,前后方预警系统、HUD抬头显示系统、自动泊车系统和发动机启停系统等,其中不少为该级别车型中少有的高科技配置。

  此外,从新一代的A6L开始,所有新推出的奥迪车型都将全面启用新尾标。“目前以发动机排量做尾标的表示方法,不能很好地区分相同排量增压发动机的不同功率调校,而且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不只是搭载传统发动机,还包括电动机,这些都是现行尾标所无法表现的。”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告诉记者,除了新车尾部变化,另一个就是奥迪全系车型配备启停装置和能量回收系统,奥迪混合动力技术也将首次搭载在国产新车上。“今年奥迪还将有多款混合动力车型进入中国,并部分国产。”

  业内人士认为,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导入方面看,奥迪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豪华车市的风向标。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市场向奥迪贡献了31.3万辆的销量,成为其全球销量最大市场,并使得奥迪在全球范围内超过奔驰,成为第二大豪华车制造商。作为决定奥迪今后走势的关键车型,新A6L在中国市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相关新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铝加工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国铝加工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国铝加工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国铝加工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透视
行情导航
最新展会
最新加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