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本周聚焦 企业访谈 铝业科技 统计数据 展会报道 铝业知识 技术标准 本网动态 经营管理 贸易知识 成功人物

说说化学品氧化铝

时间:2013-10-24 星期四 来源:中国铝加工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alu365.com


化学品氧化铝是除冶金级氧化铝之外的各种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含铝化合物的总称,在国际上统称非冶金级氧化铝,在中国又俗称多品种氧化铝,其中经过特殊加工过程在性能上与冶金级氧化铝有一定差别的又常称为特种氧化铝。
  化学品氧化铝种类繁多,根据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吨619-2007《化学品氧化铝种类及牌号命名》,按化学成分将化学品氧化铝分为5类:氢氧化铝系列、特种氧化铝系列、拟薄水铝石系列、沸石系列和铝酸钙水泥系列。现在,聚合氯化铝、含水铝硅酸钠、氟化盐等铝盐、铝酸钠、镓及镓的化合物、部分氧化铝陶瓷和刚玉耐火材料等也被纳入了化学品氧化铝的范畴。
  1910年,美国铝业公司(Alcoa)生产销售了世界上第一批煅烧氧化铝,作为生产白刚玉磨料的原料,开世界化学品氧化铝工业的先河,距氧化铝工业问世已24年。化学品氧化铝的特点是品种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应用领域广且不断扩大,价格相对稳定,对环境友好,因此,已成为铝产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世界各国纷纷投巨资发展化学品氧化铝产业,美国铝业公司曾是世界最大的化学品氧化铝生产商,其拥有24个生产企业,遍布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生产的品种有220多个,产量超过1000k吨/a。后于2007年将化学品氧化铝板块转让给荷兰安迈公司。
  日本也是世界化学品氧化铝生产消费大国,2012年其产量约1000k吨,而且在持续地缓缓上升,品种也是全球最多的,日本不生产冶金级氧化铝,但在化学品氧化铝生产方面却实现了规模化、系列化、高科技化、环保化与成本合理化,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以外,出口量达到25%左右。日本化学品氧化铝产量的85%以上为住友化学工业公司、昭和电工公司、日本轻金属公司所生产。
  1940年前后,美国、日本及欧洲对化学品氧化铝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的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得到巨大发展。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统计,1975年,西方国家氧化铝总产量约20344k吨,化学品氧化铝产量1699k吨,占总产量的8.3%;2000年,全球氧化铝总产量约51200k吨,而化学品氧化铝的产量为4800k吨,占总产量的9.4%;2008年,全球冶金级氧化铝产量60496k吨,化学品氧化铝产量4638k吨,占总产量的7.12%;2012年,世界氧化铝总产量95705k吨,化学品氧化铝产量8580k吨,占总产量的9%。2008年~2012年,世界化学品氧化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6%,比原铝的年平均增长率约高11个百分点。
  中国化学品氧化铝工业起步较晚,1961年前后,为了解决电子工业原料匮乏的局面,山东铝厂(现名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低纳α型氧化铝,自此开始了中国化学品氧化铝的研发和生产。上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石油、化工、耐火材料、陶瓷、制药、环保、兵器、航空航天等产业对化学品氧化铝的需求,山东铝厂、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等又先后研发和生产了活性氧化铝、除砷除氟剂氧化铝、低铁氢氧化铝、高纯氧化铝、陶瓷用α-Al2O3、喷涂用氧化铝等24种新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化学品氧化铝生产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新产品不断涌现,以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铝业公司为代表,建成了约60条特种氧化铝生产线。在一些大型氧化铝企业周边地区先后建成了一批批生产化学品氧化铝的民营企业,它们利用国产的或进口的原料生产各种化学品氧化铝。
  中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采用的生产工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多,易于实现工艺流程中嫁接生产化学品氧化铝的支线,尤其是烧结法生产的氢氧化铝,其具有高的自然白度。中国的化学品氧化铝产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氢氧化铝填料等产品还享誉国际市场。
  不过,与美国、德国、日本相比,中国化学品氧化铝无论产品品质、品种、生产规模均存在着较大差距,其根本原因是在生产技术与装备相对落后,对生产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创新能力弱,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中国化学品氧化铝品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化学纯度、晶型、粒度分布、颗粒形貌、孔结构、比表面积、收缩率等物理化学指标不能有效稳定地控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那些高科技产业的要求。
作者:王祝堂

相关新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国铝加工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国铝加工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国铝加工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国铝加工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透视
行情导航
最新展会
最新加入企业